王久高、李亚男: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的根本启示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根本上在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伟大进步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伟大进步的基本依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伟大进步的实践路向。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领导核心、实践主体、发展方向的高度统一。新时代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在“四个伟大”总体框架内,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辩证统一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1]70年来,正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并在有机结合中坚持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这也是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带给我们的根本启示。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伟大进步的根本保证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无论是农民阶段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洋务派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没能取得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首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一伟大贡献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历史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这一伟大贡献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历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不怕牺牲,浴血奋斗,以崇高的政治品格和胜利的革命硕果赢得了广大人民和其它民主党派的尊重而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中积累起社会主义中国的各项基础。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大浪淘沙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紧紧依靠人民,所以被历史和人民选择,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改革开放以来,在吸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带领中国人民形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极具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改革方案,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这意味着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三)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同志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2]当前,中国发展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作为改革开放的开启者和中国政治的核心领导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决心、有勇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国共产党的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一国具体实践结合得最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善于学习促使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及时运用指导实践;同时塑造出一个学习型政党,培养和锻炼出大批爱好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的干部。其二,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在98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的考验,在艰辛斗争中砥砺而行,在狂风暴雨中运筹帷幄,在屡遭挫折中百折不挠。历史证明,“党是领导一切的”[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而卓越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时,中国共产党不存在任何私心,不像西方政党那样容易被利益集团绑架而做出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决策。中国共产党的勇气体现在勇于以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拥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具有保持刀刃向内、不断自我革新的勇气,始终与历史同进步、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中国共产党具有的任何其它政党都不具备的能力、决心和勇气,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这是在正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全面分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来的深刻认识和历史经验。首先,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其次,党领导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最可靠的实现途径。[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基本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0多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这条道路完全符合中国实际,是中华民族复兴最可靠的途径。再次,党正在奋力推进的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夯实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基础,而且加快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尤其新时代以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合作搭建了更为有效的对话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启了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新模式。这一新模式不仅加强了中国对外的文化与经贸合作,更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伟大进步的基本依靠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因此,真正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把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国家富强作为奋斗目标,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9]

 

(二)人民群众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真正创造者和建设者

 

新中国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创造辉煌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民的团结、勤劳、智慧。在改革开放之前的2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钢铁、原油、煤炭、冶金、电力、机械、通讯等产业发展速度大大提升,农业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铁人”王进喜、“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最美奋斗者”孟泰、农业劳模申纪兰、大寨“铁姑娘”郭凤莲等时代劳模。尤其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试爆,以及1970年第一枚中远程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等,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伟大的创造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篇章。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时代经济发展模式正方兴未艾。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不断涌现,整个社会的活力不断得到激发。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10]

 

(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和初心所在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宗旨。革命之初,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以工人阶级为自身阶级基础,但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逐渐转为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同时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尤其随着抗日战争的到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最终在中共七大上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明确要求,“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以示和蒋介石政权不同”。[1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宣誓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宗旨和最高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迎来的新挑战,中国共产党庄严提出全党要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推进自我革命,永葆为人民服务本色的伟大壮举。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伟大进步的实践路向

 

(一)中国道路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方向

 

1949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走自己的道路,有成就也有曲折。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12]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中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而且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了思想共识。随之,中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4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进入了离伟大复兴最为接近的时代。中国取得这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写下精彩的篇章。

 

(二)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首先,中国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坚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 03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 9%左右的年均增速。截至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增长7.8%。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13]我国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发展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和夯实了基础。其次,中国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了新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是中华传统帝国的崛起,也不是西方列强国强必霸的重演。中国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此,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了新方向。再次,中国道路拓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舞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准之一是中国再次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道路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因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了非常良好的国际环境。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经同世界上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10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国文化和语言日益受不同国家人民的喜爱,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象。总之,中国道路适应了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中国道路是“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生动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提出,目的在于对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给出“中国答案”。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提出:“我们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5]中国道路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先进文化的首要前提和实践基础,为践行和提炼中国智慧提供了指导和路径,为制定中国方案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具体的内容。从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出了与苏联现代化道路、欧美现代化道路不同的特点和独特的优越性,给其它后发国家提供了借鉴。尤其在今天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逆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解决世界经济危机、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重构世界格局等,中国道路为解决全球治理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四、坚持三者的辩证统一是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的根本启示

 

(一)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主体是中国人民,是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伟大道路成果,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国宪法明文规定的。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斗争和根本成就,确认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十九大报告更加明确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的实践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旗帜和领导核心,中国可能依然在各种主义的争论中摸索,也就不可能有中国道路的伟大成就。如果没有中国人民这一主体,中国道路的实践不可能如此丰富和辉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能沿着这条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总之,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本质上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都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体现了领导核心、实践主体和发展方向的高度统一。

 

(二)正确处理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基本原则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三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因此,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其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更是未来三十年党领导人民进行实践的伟大目标。所以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丰富实践。

 

再次,在“四个伟大”总体框架内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中华民族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正确处理三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路向

 

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就是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6]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坚定“四个自信”,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敢于进行理论、实践、制度等创新并及时总结经验。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政府治理与群众创造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让制度的活力和社会的活力不断迸发。

 

总之,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的根本启示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辩证统一。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2(02).

[2]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DB/OL].新华网(2014-2-9)[2019-10-8],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8735.htm.

[3]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人民出版社,2012:413.

[5]朱佳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3).

[6]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8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287.

[8]李维. 习近平重要论述学习笔记[M]. 人民出版社,2014:8.

[9]宋月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DB/OL].社科院专刊2017年12月8日总第419期 (2017-12-8)[2019-10-9],

http://www.cass.cn/xueshuchengguo/makesizhuyixuebu/201712/t20171208_3773727.html.

[10]中共中央宣传部.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M].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版社,2019:1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

[12]孟继群.邓小平领导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15.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M].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40.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

[13]统计数据展现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18-8-27)[2019-10-10],http://www.gov.cn/shuju/2018-08/27/content_5316994.htm

[14]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 人民出版社,2014:36.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8:6.

作者简介:王久高,英国正版365官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亚男,英国正版365官网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池州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